行业资讯

一次性医械巨亏爆发行业乱象

时间:2005/7/30 9:26:09  作者:互联网  来源:网络转载《医药经济报》  查看:86  评论:0
内容摘要:为了摆脱行业内大面积亏损的折磨,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近日发出了医疗器械行业内第一份“自救宣言”。  7月18日,在中国医疗器械协会医用高分子制品分会的主持下,国内八大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老总冒着台风“海棠”带来的暴雨,赶往国内一次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最为集中的浙江玉...

    『早在2002年开始,一次性医疗器械企业就已经遭受到了原材料涨价和不规范招标的双重打压,但由于企业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各企业基本上是在苦苦支撑,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显得束手无策。这种状况本身就说明这个不被关注的小行业还没有发育成熟,企业各自为政,加上行业的工艺技术门槛低,价格战的发生自然也就难免了。
    说到价格战,在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第一次行业自救圆桌会上,各家企业都把其根源归到了招标和低价产品身上。这两大原因的确也是困扰整个一次性医疗器械行业的难题。在全国各地的耗材招标中,企业饱受不合理的费用和规则的折磨,再加上低价产品又夺走了很大一块市场。难道解决了这两大难题就能化解目前的危机吗?非也。笔者认为,目前行业产能过剩的基本状况一天得不到改观的话,供需矛盾也就会一直存在,即使取消了招标,价格战依然会打下去。
    那么谁能拯救这个行业?媒体和行业协会起到的只能是呼吁作用,真正解决问题还得靠企业自己。』
 


    耗材招标之重、原材料价格之长、行业内低价竞销之争,使今年一次性医疗器械行业亏损企业数量达到70%,盈利企业数不超过10%。

   摆脱行业内大面积亏损的折磨,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近日发出了医疗器械行业内第一份“自救宣言”。

  7月18日,在中国医疗器械协会医用高分子制品分会的主持下,国内八大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老总冒着台风“海棠”带来的暴雨,赶往国内一次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最为集中的浙江玉环县参加了“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第一次行业自救圆桌会议”。

  参会企业一致认为,2005年国内一次性医疗器械行业出现了大面积亏损,整个行业面临着生存危机。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整个行业亏损企业的比例达到70%,盈利企业不超过10%。

  实际上,这是一次迫不得已的集体自救行动。据了解,在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企业中,目前已有几家停产关门。“这次自救行动关系到我们的生死存亡。”一位参会企业的负责人对记者说。

  造成行业危机的背后

  主持这次紧急会议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医用高分子制品分会常务副秘书长黄爱贞向记者介绍,从去年开始,不断有会员企业向协会诉苦:由于下游原材料猛涨,很多企业今年上半年都陷入亏损的困境,玉环县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企业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企业一样,都有此遭遇。

  据浙江玉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钱云周介绍,整个行业命运的转折点是在2002年下半年,全行业的利润率开始随着上游原材料的涨价逐年下降,进入2003年,由于国际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以石油为原材料的深加工产品涨幅惊人,而这些都是制造一次性医疗器械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像PVC的涨幅达到46%,PE的价格几乎翻了一番。

  然而成品价格却没能顺势水涨船高,大部分的产品出厂价格只是比原来相应地涨了5%,结果上涨的成本把利润都吞噬了。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假如1支注射器的出厂价能提高1分钱,那么企业一年就能得到100万元的利润,奇怪的是成品价格却怎么也涨不上去。

  有专业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困扰大部分企业的难题,正是由于整个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战几乎没有停止过所造成的。据了解,目前市场容量仅有30多亿元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竟然容纳了300多家生产企业,而且基本上都以中小企业为主,市场集中度极低,从而造成了无序竞争的恶果。

  早在1997年,当时的国家经贸委就发文指出,普通一次性注射器企业已经饱和,今后将不再接受新企业的报批。但在随后的几年里,由于开办企业的审批权由国家下放到省级,这一下子就冒出200多家以生产创新自毁式产品的名义开办的企业,但自毁式产品后来没有在国内很好地打开销路,很多企业后来都基本转为生产普通式注射器和输液器产品了。在产能大幅扩张的同时,一次性注射器的价格也开始跳水了。在原来成本的条件下,1支5ML的普通注射器的出厂价格都能保持在0.3元左右,而近两年,成本飞涨,出厂价反而降到目前的每支只有0.2元左右,毛利也由原来的40%~50%下滑到目前的负值。

  另外有企业认为,目前全国各地实行的一次性医用耗材招标存在着招标与采购脱节,收费不合理,操作不透明、不规范等。还有一个致命的原因是,各地招标委员会在评标过程中标准不统一,基本上按照低价中标的原则,这也是造成价格战的一条导火索。

  “劣币驱逐良币”

  参会企业还把矛头直指大量低价位“问题”注射器、输液器生产企业,大家都认为,这是导致目前提价困难的直接原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负责人自曝行业内幕,他指出,在国内很多地方的药材和器械批发市场上一次性注射(输液)器的价格低得惊人,以5ML注射器为例,按推算,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生产,成本应该不低于0.18元/支,但现在市场上有的注射器只要0.13元/支;成本不应该低于0.42元/支的输液器,在市场上出现售价0.36元/支的产品。如江西某企业5ML规格的一次性注射器的出厂价为0.18元/支,输液器为0.38元/支。正是这类低价产品的存在,制约了别的企业提价,所以才出现了价格倒挂的情况。

  而这些生产低价产品的企业又是如何生存的呢?这位人士透露,主要是在成本上有“猫腻”。以主要原材料为例,PVC的价格就差异很大,正规企业使用的医用级PVC出厂价格大约每吨是9500元,而有些没有等级要求的一般企业的产品所使用的PVC材料每吨只要6000元。另一项就是生产过程中正规企业为了保证10万级的净化一般都要开空调送风系统,而一些小企业就省了这一项,在行业内净化面积为4000~5000m2的中等企业一年的空调送风费用就要50多万元。

  据悉,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工艺比较透明,所以一旦企业在原材料和生产过程中降低标准就能迅速拉低成本。

  浙江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许培铨对目前的行业形势表示出担忧,他说,如果目前整个行业存在巨大差异的价格体系长期存在,最终将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果,一些原本按照正常标准生产的企业,为了生存很有可能也会偷工减料,降低生产条件,这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危及整个行业的信誉。

  联手自救能否成功

  钱云周透露,早在去年,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的行业协会上就有企业倡导行业自律,改变无序竞争的状况,但最终没有成效。随后浙江省内玉升、灵洋、康康等几家规模比较大的企业也曾经几次试图联合抵制低价竞销都以失败告终。

  只有几家企业联手根本就不能改变整个局面,到目前为止,全行业还没有一次集体的行动。一位企业负责人总结了失败的原因。

  经过两天的会议,与会企业签订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行业内首份自救书,呼吁企业对用量最大的5ML注射器的价格提高到0.2元,普通输液器出厂价提高到0.49元。

  黄爱贞表示,今后将定期组织企业进行行业内信息交流,对于低价产品的问题还将组织行业内企业进行探讨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产品招标的管理力度。

  台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处处长郑端钦认为,在残酷的价格竞争面前,对于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产品而言,品牌作用并不是很大,对于企业而言,今后要想生存还需提升技术创新的能力,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摆脱目前高度同质化竞争的局面。据悉,目前全世界一次性医用耗材品种高达1万种左右,而国内企业产品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但也有业界人士担忧,在目前的情况下,企业基本上都陷入价格战的旋涡之中,所以联手自救能否成功还很难断定。

    其实,一次性医疗器械面临的难题跟原来的大输液行业所遇到的问题基本相似。但去年开始,大输液行业终于觉醒了,在连续多次召开行业自律会议后进行了一定范围内的限产保价,大输液产品价格目前正走出泥潭,有所回升。
    一次性医疗器械企业也应该借鉴大输液生产企业的成功经验,加强自律,以挽救岌岌可危的行业。
    但从长远来看,企业还得靠加强技术进步,依靠产品差异化来解决根本问题,要尽快研发出更多的新产品来增加企业的利润。按照行业惯例,对于普通一次性医疗器械这样的技术和工艺均高度透明的产品而言,企业赚取的只是微薄的加工利润,不要指望整个行业还会回到产品崛起初期那么高的利润水平。

    来源: 医药经济报  作者: 陈国东

标签:一次性 爆发 医疗器械 行业乱象 
相关评论
评论者:      验证码:  点击获取验证码
康康内部QQ群:35748798    管理QQ:88192288---浙ICP备05032006号
Powered by OTCMS V2.93